晶间腐蚀的概念和防护
发布时间:2021-04-25 来源:容大检测 浏览量:1592次
导读:晶间腐蚀试验,晶间腐蚀测试,晶间腐蚀检测——容大检测
晶间腐蚀使晶粒间的结合力大大消弱,降低材料的强度,严重时可使材料的机械强度完全丧失。这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局部腐蚀,阴极保护因为材料产生腐蚀后,外观上没有什么明显变化,但强度已完全丧失,常造成设备的突然损坏。不锈钢、镍基台金、铝台金、镁合金等都是晶间腐蚀的敏感材料。这些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焊接时都会引起晶间腐蚀。恒电位仪以晶间腐蚀为起源,在应力和介质的双重作用下,可使不锈钢、铝台金等诱发晶间应力腐蚀,所以,晶间腐蚀有时是应力腐蚀的先导。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是晶界物质的物理化学状态与晶界本身不同,测试桩因晶界能量高,刃型位错和空位聚集于晶界,溶质原子、杂质原子也容易在晶界偏析,产生晶界吸附,因而使晶界原子排列混乱且疏松。其次,晶界是新相形成的最佳场所,新相的形成往往造成某种或几种台金元素的贫化,使晶界区的耐蚀性下降。另外,有时新相本身就容易腐蚀,或新相在晶界的析出造成晶界的内应力较大。由于上述的物理化学特征,造成品粒和晶界在电化学上的不均匀性,如晶粒和晶界的平衡电位不同,极化性能(包括阳极和阴极的)不同,晶粒和晶界的这些差异,就使得晶粒和晶界具有不同的腐蚀速度。
根据晶间腐蚀的机理,可采用下列措施防止晶间腐蚀:
①重新固溶处理。例如把焊接件加热至10500c~ liOOeC,使沉积的(F'e,Cr)23C6重新溶解,然后淬火防止其再次沉积。焊接应快速进行,焊后应快冷,防止材料在敏化区停留。
②稳定化处理。炼钢时加入一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索,如钛和铌等。它们和碳的亲和力大,能与碳首先生成稳定的钛、铌碳化物,而且这些碳化物的固溶度又比(Fe,Cr)23C6小的多。在固溶温度下几乎不溶于奥氏体中,这样,经过敏化温度区时,(Fe,Cr)23C6不致于大量在晶界析出,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界腐蚀的倾向。铌和钛的加入量,应控制在碳含量的5倍一IO倍。为了使材料达到最大的稳定度,还需进行稳定化处理。所谓稳定化处理,就是将材料加热到~定温度,使其生成稳定的化台物,以避免不希望的新相析出。
③采用超低碳不锈钢。实践证明,如果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含量低于0.03%时,即使钢在700℃时长时间退火,对晶间腐蚀不会产生敏感性。碳含量在0.02%一0.05c70的钢称为超低碳不锈钢,但这种钢的冶炼成本较高。
④采用双相钢。奥氏体不锈钢易于加工,但易发生晶间腐蚀,铁素体钢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,但加工性能差。若用奥氏体——铁素体双相钢,就可取长补短,解决晶间应力腐蚀。
标签: 晶间腐蚀试验 晶间腐蚀测试 晶间腐蚀检测